那是在一个雪虐风饕的冬天,凝结的冰凌压断了苍老的枝桠,从西伯利亚刮来内陆的西北风,刺骨而凛冽,连毛皮厚的牛羊也禁不住地脚底打颤。万物稀拉凋败,天色暗似入暮,屋檐被层层皑霜覆盖,目之所及处,除了白便是灰,颇为萧索冷寂。这是失去母亲的第三个月,苏融最终敲定托付给远在庆城的姨母家抚养。外婆年老体弱终日缠绵于病榻,有心而无力赡养,在走的那日中午,她紧攥着苏融的手心,浑浊的瞳孔里充满了离别的不舍,和无法言喻的担忧。亲人寥寥可数,小孩子孤苦伶仃,垂暮之年的老人形若枯木,辞世之前就想替她谋个安身去处。苏融虽小,却能看懂外婆的忧虑。自出生以来,她身边就只有妈妈,甚至如果不是妈妈意外死亡,她更不知道原来除了母亲,还有其他亲人的存在。幼稚的儿童当然会好奇也会羡慕,幼儿园里除了她,其他小朋友都有高大魁梧的父亲接送上下学。她也不止一次问过爸爸在哪里,但得到的是无一不是妈妈的缄默与眼泪。母女连心,那些未曾表达与展露的难堪与悲戚,会在一夕之间全部倒泄,细密的痛楚作用在她心脏,一跳一抽疼。每这样问一次,妈妈都会抱着她哽咽,泣不成声地重复着道歉的话语,之后幼小的苏融也不再敢去问了。但周围邻舍对单身母亲的风言风语太多了,层出不穷的骚扰事件,愈演愈烈的离谱谣言,街口时不时出现提着酒瓶子的罗汉醉鬼,锱铢必较的黑心停电房东,无事生非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涌来,这个三十岁女人每天打着三份工,却还要扛住重压应付一堆糟心琐事。但毫无疑问,这个女人将她保护得很好,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,也是世界上唯一最爱她的人。六岁之前,她与大多数父母双全的孩子一样,平安康健,幸福快乐。缺了父亲,也没影响她茁壮成长。但其实,苏融也曾得窥得一个秘密,她从母亲房间抽屉里无意翻出过一张陈旧发黄的黑白两人式相片。但经过悠长岁月的洗濯,相片上的人物也早已经模糊了容貌。照片后边题了温知椿三字,也就是母亲的姓名,字迹却与母亲风格迥异,苍劲有力,笔锋削骨。她握着照片仔细端详,希望寻出些蛛丝马迹,但结果很遗憾,无从可察。就算有,一个半大的娃娃,也不懂。人物虽已然风化斑驳,也依旧能看出少男少女的青涩年轻,朦朦胧胧引人遐想,男子英俊潇洒,女子娇俏美丽,两人比肩而立,风情月意。后来她从门缝里也总会窥见妈妈偷偷拿出那张相片,而后暗自垂泪,又哭又笑,似喜似悲。但是,她不敢问,因为惧怕眼泪,也不想问,因为她有母亲此生便足矣。可造化是如此的弄人,在最懵懂无知的年纪她失去了最重要的人,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她甚至没来得及吻一吻妈妈的侧脸,便与之阴阳相隔。那日中午,来接苏融的是一大一小。雪地里的人影越走近便越清晰,也就会发现两人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般的相像,她瞳仁微震。而其中的男孩,她要更为印象深刻些,他有一张过分漂亮的面容,比她见过的任何花都好看。同时也记忆犹新,三个月前就是他在火化间外死死困住了她,即使脖子被咬出血仍不罢手,身体坚硬如一面铜墙铁壁,硬生生地把她给熬到没力。可是很奇怪,她竟然一点儿也不排斥和讨厌他,甚至不计前嫌地愿意主动?靠近他,当贺铭姨父抱起她时,被她强烈拒绝地挣开,反而一下地就牵住了男孩的手。如果非要究出一个具体原因的话。她想,大概是因为那个绚日般美好的笑容,?温润和煦,像一抹穿透气层的阳光,似柔却刚地破开所有阻隔投射在凄寒的地面,不遗余力地融雪化冰,为一具危在旦夕的生命带来源源不断的暖意。那么认真用力,是只为她而笑的。所以,要她怎么才能不贴近他呢?冰冻至岌岌可危的心太需要一簇炽热的火焰去融化了。
而往后的日子,她哭过闹过也笑过,身边无一不是他在默默陪伴,几乎是以散尽自身全部热量为代价,给她取暖。可这样没道理的好,俘获人心的同时无形之中也附加上了一副镣铐,成为生命不可承受的桎梏。半夜三更,苏融被饿醒,肚子里咕噜咕噜的叫个不停,抗议着要装东西进去,胃部也间歇性不适,嘴里泛着酸苦的水。她不仅晚饭没吃,连澡也未洗,一回家就把自己关进了房,蒙入被子里,任门外焦躁心乏的贺戍敲了十几次门,也没理一声。踩到他的红线,触及他怒气的那一刻苏融大脑发懵,是惘然而不知所措的,但等静下来后,则是直接而彻底的清醒。不愿意开门,纯粹是因为她实在害怕看见哥哥那双又寒又厉的眼睛,只要他一对她表现出怒意和冷待,她就生理性地眼眶酸胀到忍不住要掉泪,明知是自己犯了不可宽恕的错,可心里还是计较又怆畏于他冰冷硬邦的严厉与不留情面的苛责。这些反应很幼稚滑稽,连她自己都觉得像个笑话,很难为情,她承认自己是掂量不了事情轻重的蠢人,习惯冒险妄为。她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他做这做那?她真的敢持着那种恬不知耻的自信,能够让他言听计从吗?答案是否定的,或许年少不懂事的时候有这么想过,但现在她的心智是成熟的,只是偶尔还会忘形,而每犯一次,深夜独处时,她就会深深地唾弃与厌恶自己。厨房的电饭煲里还温着饭和菜,苏融蹲在角落里一勺接一勺的灌进食道,可胃里还是疼,装得
18PO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