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现在工资有这个数。”林雪君伸出五指,又道:“给母牛做人工授精啥的,还都有治疗费。平时生产队有富裕的东西了,吃的喝的穿的,都按照工分比例分配,钱都不咋花得出去。”
这个时代人们的物欲不高,没啥高消费的地方。就连随份子、办宴席啥的也都有定量,不允许人超额花钱,大家也就攀比不动了。
钱就是钱,除了买衣食住行的东西外也没啥别的炫耀之类的附加价值,她这边一直存着还不如拿回去给爸妈现用。
“爸妈在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多,你都21了得攒钱娶媳妇,你们都比我更需要钱。”
她将装钱的纸包塞回大哥兜里,格外真诚地笑着道:
“或者大哥留着买车票,回头多来看看我也行。”
“……”林雪松沉默着没接她的话,只抬手以指背敲了敲她额头。
“你闻到香味了吗?”林雪君忽然抬高头,专注嗅闻。
“嗯,清香。”林雪松点头。
“植物的味道。草原上经常有各种各样好闻的味道。”林雪君说罢又躺回去,糖豆爱娇地拱到她怀里,伸着爪子扒拉她的手,以行动讨摸摸。
林雪君抱住大狗,双手齐下,摸得大狗翻起肚皮吭吭唧唧地叫。
“我坐在草原上抬头望~
“我再站在草原上抬头望啊~~
“一样的草原一样的牛羊~~~”
林雪君忽然伴着风声,轻轻地吟唱。
“什么歌?”林雪松轻声问。
“没听过吧?”
“还真没。”
“哈哈哈哈,瞎唱的。”
“……”林雪松忍俊不禁,转头乜妹妹一眼。
小时候总是他唬弄她,现在她长大了,也学会唬弄哥哥了。
“看这里!”小王忽然掏出他们报社采风用的老式照相机,对准兄妹俩笑着喊话。
他们一路走来一路采风,有限的胶卷已经不多了。
林大哥和林雪君立即靠在一起,朝着镜头哈哈一笑。
咔嚓一声,兄妹俩的笑容便定格在了篝火照耀的草原上。
…
接下来,兄妹俩躺在草地上絮絮地聊了许多,他聊自己在河南的见闻,林雪君则分享自己在森林里的见闻,直到牛羊睡了,牧民们也熄了油灯。
在临时架起的露天毡包里,林雪松躺在羊毡子上,盖好薄羊皮被子。才闭上眼,毡包门外又传来妹妹的声音:
“哥,你听,狼嚎,听到了吗?”
“听到了,好远。”他忍住笑意,歪着头凝神静听。
“是啊,在城里听不到吧。”林雪君笑呵呵地问。
“那倒是真的听不到。”
“嘿。”
第134章 小牛流泪怎么办?
林小梅指点江山,挥斥方遒啊!
草原上的活比林雪松想象得要多, 太阳刚上工,牧民们已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
煮奶茶、炸面点,放牧的男人们饱食一肚子肉后便骑着马出发放牧。在夏牧场已呆了1个多月, 毡包附近的草早已被牛羊吃得只剩地上一截, 牧民们不得不日日走远,带着牛羊去吃更远些的草场上的草尖草茎。
牛群出圈后,留在毡包不跟牧的人也不闲着,牛棚里的牛粪要铲出去,运到阳光照射的草坪上摊开晾晒。
北方太阳大、风大, 空气干燥, 上午晒干了牛粪的这一面, 午饭后要去给所有牛粪翻面, 傍晚还要将晒得最干的牛粪运回来整齐码放——晚饭要烧牛粪, 守夜喝茶时也要烧牛粪,驱蚊时同样要烧牛粪。
胡其图阿爸铲牛粪的时候, 林雪君会抽检一部分牛粪,以确认这些牛肠胃上没什么毛病。
林雪松吃过早饭陪着胡其图阿爸一块儿干活,很快便发现在无遮无拦的大太阳下干活够累的, 不比他在田垄上种地轻松。
怪不得草原上的人爱喝奶茶, 暴晒之下不勤喝茶,人都要晒干了。为了能在广阔的草原上跑得动, 他们必须吃许多肉食和油脂才能有力气,但吃了太多肉又容易不消化或者感觉油腻,喝茶能帮助肠胃消化,解腻。
一切衣食住行的文化都是建立在特殊环境之上的, 为了生存而已。
人工授精的母牛过了第21天, 林雪君带着大哥陪塔米尔和小弟纳森一起放牛。
路上她仔细观察过每一头牛的食量、性情, 挨个筛查母牛是否有再发情的情况——食量增大,性情变温顺,毛色渐亮,再辅以查看牛舌下两侧的肉阜颜色,尾巴根部隆起、牛尾未盖住水门,未有返情情况,这就是配种成功的,用油漆做个标记。
傍晚回棚时,所有没被标记的再观察一晚,如果依然无法确定已成功,第二天早上就给它重做人工授精。
好在配种的成功率很高,今年准备的冻精居然没有全部用完。
大队长王小磊当即安排塔米尔去其他生产队问询,看看别的生产队
18PO耽美